险资密集加仓高股息资产 银行股尤受青睐
近日,中国平安(601318)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人寿”)披露公告称,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资管”)受托其资金 ,投资于农业银行(601288)H股股票,达到农业银行H股股本的10%,根据香港市场规则 ,触发举牌。
这是今年险资持续配置高股息资产的一个缩影。整体来看,年内险资在积极配置银行股的同时,也对交通运输、有色金属、公用事业等行业的高股息个股进行了增持 。
受访专家表示 ,高股息资产分红稳定,可以在提高投资收益的同时降低净利润的波动,符合险资稳健的投资偏好。对险资而言 ,高股息资产具备长期配置价值,预计未来保险行业对高股息资产的增配规模仍将维持在高位。
险资举牌节奏加快
今年以来,险资举牌节奏加快 ,尤为青睐银行股 。
《证券日报》记者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计,截至5月22日,年内险资已披露15次举牌公告,远超去年同期的4次。
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从险企自身资产配置需求的角度看,当前股票市场的估值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险企为应对利率下行采取长期配置策略 ,要把握估值低点机会来增配权益资产。同时,从2023年起,上市险企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 ,其资产端所执行的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IFRS9(《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在对股票投资进行计量时,要求反映股票投资的市值,这会增加报表的波动 。因此 ,险企希望通过举牌来实现权益法核算,从而减少当期损益的波动性,这一因素会导致险企更多的举牌行为。
从举牌标的来看 ,在险资披露的15次举牌中,有8次举牌标的为上市银行股票。具体来看,分别是平安人寿举牌招商银行(600036)H股 、农业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各两次,新华保险(601336)举牌杭州银行(600926) ,以及瑞众人寿举牌中信银行(601998)H股 。其中,平安人寿对三家银行各进行两次举牌,皆是因为达到5%的持股比例触发首次举牌后 ,继续对其所持银行股份进行增持,直至持股比例达到10%从而再次触发举牌。
周瑾表示,上市银行普遍经营稳健 ,股票流动性好,股息率较高,分红稳定且还具有升值空间 ,因此是险资青睐的投资对象。同时,上市银行H股相较A股常呈现出一定的估值折价,增值空间更大 ,且险资通过港股通投资满足一定条件后取得的股息及红利可享受税收优惠,因此,上市银行H股是险资增配的重点对象 。
具有中长期战略配置价值
今年以来,保险公司在权益投资方面普遍采用配置高股息股票的策略 ,除银行股外,对交通运输、有色金属 、公用事业等行业的高股息个股也进行了增持。
Wind资讯数据显示,险资一季度重仓流通股中 ,剔除中国人寿(601628)集团对中国人寿的持股,以及中国平安(601318)集团对中国平安及平安银行(000001)的持股后,银行股仍是险资的“心头好 ” ,在险资所持股份数量排名前十的个股中,有7只个股为银行股,合计持股数量达169.15亿股。
从持仓数量的变动情况来看 ,今年一季度险资增持股份数量排名前十的个股中,有7只个股的股息率超过3%,主要来自交通运输、有色金属、公用事业等行业。
可以看出 ,在险资今年的权益投资策略中,高股息资产特征尤为显著 。对此,东吴证券(601555)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孙婷表示,在低利率和新会计准则背景下 ,保险公司可以配置高股息 、低估值、经营稳健的标的,通过分类至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账户长期持有。由此,险企一方面可以通过“股息换利息”的方式缓解固收资产收益率偏低的压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净利润的波动性。
展望未来险资的配置策略,开源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高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高股息资产股息收益稳定且风险较小 ,对险资仍具有中长期战略配置价值,预计今年险资对高股息股票的增量配置规模依然可期 。